沙巴体育,沙巴体育平台

返回 洛阳理工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版 >> 师者风范 >> 正文
布谷声中夏令新——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付新建
发布日期:2009-04-30 18:38:05 / 浏览热度:人次

付新建,1972 年6月生,河南嵩县人,汉族,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分子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参加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河南省教育厅项目2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项。在J. Mol. Recognit, J. Sep. Sci, J. Colloid. Interf.Sci, Inter. J. Pharm,Helv. Chim. Acta 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0 篇,EI收录3 篇。

简单地摆着二张沙发,四个铁皮书架,办公桌上放着一些资料、学生的作业,一台正在工作的电脑,这就是付老师的办公室。看着付老师正和学生认真地交谈,记者没有敢打扰他们,静静地听他们讨论。付老师那宽大结实的肩膀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是我带过最优秀的博士”

付老师于2004 年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他的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有关超分子凝胶领域的前沿课题,他按照自己的设想,自行研制一种树状的凝胶因子。当时,这方面基本上没有文献可供参考,为了能够在这个领域里有新的突破,他整天奔波在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和实验室里。疲惫不堪之时,他不断地激励自己:一定要努力,坚持就会有好结果。然而,半年过去了,试验结果却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实验失败了!想着一切的努力和付出化作泡沫,他心中满是无奈和失落。导师在当时只对他说了一句话:“半年时间了,无论如何至少应发表一篇论文。”于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开始调整思路,转向氨基酸类凝胶因子研究。然而,有关氨基酸类凝胶因子的研究也没有太多的文献可供参考,最关键的是有关利用电镜表征凝胶因子自组装聚集态时如何制备样品,是一个需要攻破的难题。
在他读博以前,华中科技大学有几个硕士通过用铜网在样品上轻轻地刮取,并制成样品然后在电镜下观察,做过此类成功的试验。为了实验的成功,那段时间付老师千方百计地托
人打听那几位已毕业的校友,时时刻刻保持手机开机,等待他们的电话。有一次,一个陌生的电话打过来,付老师接过电话就答道:“是不是找到了他们,他们在哪?离这儿远不远啊……”
后来,经校友推荐,联系到武汉大学一位已经退休的教授。按照这位教授指导的方法,试验结果并不理想。此后,付老师什么也没说,又重新整理相关试验报告和文献后,通过总结大量实验失败的教训,创造了一种利用对凝胶样品反复液氮冷冻干燥、抽真空制样方法,并成功地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测到了L-苯丙氨酸齐聚物凝胶因子自装形成的双螺旋片状纤维聚集态结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论文很快在《化学学报》杂志上发表。此后,付老师的这种制样方法被国内外很多研究者采用。
博士毕业时,导师称赞他说:“你是至今我所带过的博士中最优秀的,在读博士期间,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无论是发表SCI论文数量还是档次都是最高的。”的确如此,当年化学系一共招收了18 名博士研究生,结果按3年期限顺利毕业只有4 人,付老师就是其中之一。

“学生就是我自己的孩子”

付老师曾说:“学生就是我自己的孩子,我要真诚地待他们。”当看到自己的学生回校来看望他时候,付老师面带微笑,心里乐滋滋的,一股股暖流慢慢融进他的心间,这对他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回报。
2008 年底付老师的十几个毕业学生,为了工作辗转德州、冀州,在外闯荡。学生们的一举一动一切都深深地牵动着他的心。于是,他开始忙着为学生们联系就业单位,在他的引荐下,学生们最终去了新疆永昌积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他害怕学生不能适应那里的环境,带着学生们亲自去了新疆。在新疆的几天时间里,付老师和学生们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年底,由于时间紧迫和路程的。远,这几个学生未能回家过年。这段时间里,付老师通过电话和他们谈心,鼓励他们、安慰他们。春节过后不久,传来佳音。去新疆工作的学生都得到单位的认可,而且待遇各方面非常不错,学生们悬着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付老师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在付老师的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想法:以前的学生毕业了几乎都没从事本专业的,为什么不改变这一现象呢?为此,付老师在工作之余时常活跃在与复合材料有关的多家企业中。2007年付老师参加了全国复合材料行业年会,在会上他结识了新疆永昌积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总工。为了抓住这个机会,他试着和辛总工交谈、聊天。当提起招聘时,辛总工说:“我们很多情况下都是招收名校的毕业生,你们的毕业生我们录用需要多方考察的。”随后他们相互留了联系方式。2008年学生毕业了,付老师千方百计地打电话联系辛总工,但电话那端总是响起停机的提示。于是,他亲自托人到新疆永昌积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找到公司人事的电话,多次的电话和交谈中,企业终于同意接收我:学生去工作。付老师的妻子静静地说:“他就是这样的人,很多时候除了孩子,提起最多的就是他的学生。在家里时常听到他和企业负责人的交谈,有时候自己觉得有些生气,操太多心。但看到他开心的样子,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他是为了工作。”

“都暑假了,你累不累啊?”

炎热的酷暑未能阻止付老师对学生的培养和交流。暑假里,外出实习的学生不时打来电话,向他寻求指导和帮助。付老师的爱人唠叨说:“暑假了,还整天忙着学生的事情,你累不累啊?”
2008 年暑假前的一天,他正在办公室编写一些资料。学生李科来找他帮助找一家实习的企业,付老师马上停下手中的活儿,爽快地说:“好,我这就给你联系,不过暑假天气比较热,在外实习一定要注意防暑。”经过多方联系,冀州中意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有了回音,同意学生过去实习,每个月还给实习学生发工资。实习期满,企业的负责人对李科等同学的实习表现非常满意,高兴地说:“你们都是付老师介绍过来的,做得很好。毕业了来我们这里,我们会欢迎你们。”
付老师不仅关心同学们的实习活动,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而且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体现在教书育人的点滴之中。有一次,付老师委托学生到市场购买双醛淀粉,他把双醛淀粉配制的原料和相关理论教授给学生们,要求同学们自己动手制备。付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理论,汗水慢慢浸透了他那白色的体恤衫,他仍旧和学生们探讨着,不时地问学生:“你们懂不懂,不懂的话,我再给你们讲一讲。”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初夏时节的洛阳理工,百花争艳,万木葱茏。在夕阳的余辉中,付老师的学生杨克伦、崔文葵在宿舍里安静地打开课本,开始了追求新知的征程。因为,他们已经深深地记住了付老师的教诲:“不管什么时候,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学习。”闻得此语,记者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付老师忙碌的身影、坚实的臂膀。啊!那忙碌的身影,承载的何止是付老师一个人的追求,那坚实的臂膀,托起的分明是爱与明天!

师者风范
校史春秋 师者风范
会长致辞 总会概况
校友风采 校友文苑
校友相册 校友留言
返校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