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沙巴体育平台

返回 洛阳理工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版 >> 师者风范 >> 正文
天山融雪玉江流———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王玉江
发布日期:2011-01-15 21:53:49 / 浏览热度:人次

王玉江,男,1970年生,新疆石河子人,博士,洛阳理工学院副教授。1993年7月进入洛阳理工学院工作,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从事水泥和混凝土化学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得“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冬日早晨的阳光,经明净的玻璃过滤,少了几许清寒,多了几分温暖。朱红色的桌椅,在柔和的阳光下,泛着宁静的光辉。一抹青翠的绿,透着无限的生机,安然伫立在窗下。办公桌上的茶杯,冒出缕缕热气,柔和而又温暖。天天忙碌的王玉江,面向窗口投射的阳光坐下,娓娓道出了他的人生故事。

人生如雪苦寒凝

六十年代,中国正处于艰苦创业的阶段。王玉江的父母为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离开山东老家,去了新疆石河子农八师144团。1970年,王玉江在茫茫戈壁的军营里呱呱坠地了。生在地广人稀的新疆,长在戍守边疆的军营,广袤辽阔的戈壁和纪律严明的军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王玉江的性格。
在军队办的学校念到初一的时候,王玉江除了学习又多了一项工作——摘棉花。虽然很多植物都不能在新疆的盐碱地生长,但这里却是棉花的天堂。每当棉花成熟时,方圆数十公里的地里,一片雪白。棉花如飞倦的云朵,静静地待在枝头。这些棉花如果不及时采摘,长长的棉绒挨着了地,或者长时间受到骄阳的炙晒,都会使棉花质量受到影响。这个时候,学校就要停课,组织学生摘棉花。每个人每天的任务量是20公斤。那时候,王玉江才十二三岁,个子还很小。没有摘过棉花的人,一天摘五六公斤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王玉江没有逃避这种繁重的农活,硬着头皮顶了上去。每天早上天还没有亮,他就早早地起床,把三四个大袋子往腰间一扎,就钻进了一眼望不到头的棉花地。清晨的露水很重,棉花的叶子也湿漉漉的。他弯着腰,在棉花地里穿梭,小手迅速地把一朵朵棉花收入囊中。等到中午时,温度会达到三四十摄氏度。棉花的叶子,在阳光的炙烤下,变卷变焦,稍微碰触,便会粘在棉花上,采摘变得非常困难。王玉江的身上脸上被棉枝划破的伤口变得焦灼难耐。这时候,他好想好想停下来,躺在棉花地里小憩一下。可是,这种“美梦”持续到王玉江高中毕业也没能实现。因为当他长大了手变快了的时候,任务量也提高到了40公斤。这让在军营里长大的王玉江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完成任务誓不罢休的坚韧性格。
1989年,19岁的王玉江考取了武汉工业大学硅酸盐工艺专业。19年里,王玉江没离开过石河子,也没想过要离开石河子,饮着天山的雪水,体会着天山的厚重,凝聚着天山的纯净。考上大学这一年,王玉江带着巍巍天山冰云暮雪的眷恋,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对大学的憧憬,第一次走出了石河子……
隆隆的火车缓缓的行驶,和着车轮与铁轨极有节奏的碰撞声,终于到武汉了。呼吸着内地湿润的空气,观望着拥挤的人流,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他的心中虽然有着一丝丝的惶恐但沙巴体育,沙巴体育平台的却是兴奋。来到武汉工业大学,坐在大学的教室里,王玉江发现自己跟其他同学存在很大的差距。别人一听就懂的,他听半天还不懂,尤其是英语。王玉江的英语是在新疆时自学的,几乎就是哑巴英语,听力根本就不好。虽然听不懂也不会说,可是他通过写写记记把英语课本上所有的课文都默写了下来,考试的时候也游刃有余,但听力却让他费了好大功夫,最后还是靠笔试的高分平衡了一下,才勉强通过了考试。基础知识的薄弱丝毫没有阻止他追求知识的脚步。没课,他就去上自习;课没听懂,他就好好复习,请教同学。他花费超过别人几倍的时间去追赶别人,结果第二个学期,他就摆脱了学习落后的情况。

人生如莲华实绽

199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的王玉江来到我院工作。根据学校安排,他先去水泥厂实践。王玉江抓住机会,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他都积极去学习。实践期间,他理论联系实际,及时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不懂就向别人请教。上至工厂的领导,下到车间里的基层工人,都曾为他解难答疑。一年后,他带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自信地站在了讲台上,为学生授课。
2008级有一名学生主动跟王玉江做论文答辩。王玉江了解到这名学生平时很内向,就对他说:“论文答辩不仅要把科研做好,更要把自己的所做所想表达出来”。这个学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随后,王玉江刻意锻炼这位学生主动与人交流的能力。他的认真负责也使这位学生积极地配合他的指导。每一次,王玉江都耐心地把那名学生的错误指出,然后让学生去改正。通过查资料、与同学讨论、琢磨、改正……第二天,那名学生就来汇报。反复的指导改正和学习交流,最终让那名学生出色地完成了毕业论文,也使得他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王玉江担任班主任时,带了四个班的学生。班里的每一个学生,王玉江都叫得出名字,说得出学生的家是哪里的,并且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即使现在已经事隔十几年,那些学生早已参加工作,但是在工厂里遇到他们的时候,王玉江还是能够大老远就叫出他们的名字。
王玉江说:“干一行要爱一行。”王玉江认为老师只有自己对所要讲述的理论了然于胸,才能把学生教好。老师教书的过程,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在教书育人中,王玉江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学习,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储备。
王玉江坚实的脚印从遥远的天山开始,蜿蜒着踏过武汉,又行走在洛阳古城。他就像蓝天下高耸的巨大雪峰,皑皑的冰雪在阳光下,悄悄地把自己化为暖流,顺着那白缎般的山脉,蜿蜒而下,润泽桃李。

人生如水韵流长

2000年,王玉江硕士研究生毕业归来。他想把导师制引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于是他决定每一届都要带一名学生。他把机会抛给了学生,让学生主动报名,然后给他们布置科研课题,让他们自己先着手研究。对锲而不舍的学生进行研究性培训,教会他们如何写作、如何建立研究课题、如何做实验,然后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查找原因,进行验证,最终完成论文。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并且让学生有了主动创新的意识。通过研究生导师制的迁移应用,他把一个个专科的学生培养成了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人才。他带出的许多学生,现在都成为了企业的高层技术人员。
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期间,王玉江在南京工业大学攻读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师从于国内水泥混凝土专业方面的著名专家唐明述院士,研究方向为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课题为“集料中碱的析出及对碱-集料反应的影响”。2006年7月,他获得材料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科研是枯燥的,而科研的过程又是艰辛而漫长的。在没有经验的路上披荆斩棘,过程常常苦不堪言。王玉江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攀登,并对他带的学生说:“你必须得保证,你的科研课题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别人从未涉足过的,否则你就别做了”。一种魄力与志向让我们看到了他骨子里的坚韧。
赤泥的资源化开发利用、高性能无机粘接剂的研制、降低水泥工业环境负荷关键技术研究……一个科技攻关成功完成并通过鉴定,另一个科研又继续开始了。他忙于科研,忙于授课,朴实无华的生命,默默奉献的人生,就像天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击的玉江,潺潺流淌……
拾阶而下,王玉江澄澈的眸子神采奕奕。疾走在校园的蓝白瓷砖铺就的小径上,冉冉升起的太阳给整天沉浸在灰黑色水泥研究中的王玉江镶上了淡淡的霞辉。这个身形瘦削的背影顿时变得高大而欣长。他在洛阳
理工学院这片沃土上,用无私的付出,诠释着人生天山之水般的纯洁与美丽……

师者风范
校史春秋 师者风范
会长致辞 总会概况
校友风采 校友文苑
校友相册 校友留言
返校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