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沙巴体育平台

返回 洛阳理工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版 >> 师者风范 >> 正文
静韵幽鸣毓灵秀——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杨尚森教授
发布日期:2010-10-15 21:25:38 / 浏览热度:人次

杨尚森,男,1964 年生,河南灵宝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教授。现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副主任,1999 年被评为洛阳市优秀教师,2004 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从事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篇获得教育厅科技论文二等奖;承担完成省市科研、教研项目9 项,其中2 项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主编教材10 余部,其中2部为国家规划教材。

在没有见到杨尚森之前,心里有着些许的紧张。当木门打开,一张和蔼、儒雅的笑脸迎接我们的时候,之前的踌躇一扫而空。当听到他说不喜欢别人叫他教授,而喜欢叫他老师时,让人更感到了亲切。安然恬淡,宁静厚重,是他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烟雨疏钟生清籁

1984 年,杨尚森来到我院工作,踏上了学问的旅程,开始了科研的探索之路。1990 年,由于当时学校计算机网络建设刚刚起步,人才缺乏,物理专业毕业的他便转入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研究工作,从此开始了他与计算机长达20 年的不解之缘。1997 年,学校开始筹建数字化校园网络。按照学校安排,杨尚森和其他教师组成工作小组,开始探索和筹备校园网络建设工作。当时,学校新区正在建设,教学楼还没有完全竣工,在网络建设方面更是一片空白。杨尚森和工作小组一起,踩着新校区泥泞的道路,在刺耳的施工声中,戴着安全帽开始了校园网的规划设计工作。我院设计开发校园网络的工作起步比较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他就凭借自己丰富的工程经验,查阅大量技术资料,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最后形成的校园网建设方案技术水平高、技术方案规范、使用资金少,成为了同类院校校园网建设的示范工程。
为结合我院实际,发挥我院教师特长,节约校园网应用建设资金,杨尚森带领建设小组自行研究开发了大量网络应用系统。为了让校园网络机制更加高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他们还研究了一整套校园网维护与管理的系统解决方案,并通过举办培训班、上门辅导、网络讲座等方式普及网络应用知识,保证了网络的安全、高效运行,加快了学院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建设校园网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寒冷的冬天,杨尚森带着小组成员艰苦工作着,有时候还亲自爬高上低,手拿电钻等各种器械,进行网络布线、调试。为了让家属区校园网络工程尽快完成,让老师们过一个舒心快乐的新年,2004 年底,杨老师带领网络中心的老师们起早贪黑地奋斗在工作一线,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在大年三十万家团圆的时候,让所有教工家里的网络顺利连通,他们才带着一身的疲惫与满心的喜悦回家过年。
至2005 年,杨老师带领的建设队伍先后连通了教学楼、实验楼、家属楼、学生公寓共24 座建筑,布设了7000 多个信息点,开通校园网站、网络办公、网上教学、网络图书馆、网上招生等。网络应用在我院全面展开,数字化校园建设初具规模。
时至今日,当我们在享受校园网络给大家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与快捷的时候,不由得感激当年网络建设者的辛苦工作。回忆起过去的艰辛,细数今日的辉煌成果,杨老师爽朗洪亮的笑声总会如波纹般在办公室里荡漾开来,透过烟雨朦胧的帘幕,似青钟幽鸣,宛若清籁,渐传渐远……

拂晓晨钟发清音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课程的内容,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拓展学生自学与动手的能力。”杨尚森在教学的时候特别注重将实践知识汇聚到课堂,作为教学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说起来这还与他上大学时的经历有关。
大学期间,杨尚森就比较钟情于电子产品的研究制作。从开始做小收音机、电子玩具,到最后的电视机,他都会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零件,仔细琢磨,研究制作。用于制作所买的零件几乎花光了他所有的零花钱,但是这些付出极大地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对他从物理专业转入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研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杨尚森把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带到了课堂上。为了学生的学习,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学生对实践过程的认识。有一次,他为学生讲解计算机的组装,但是当时学校的实验设备还不完善,他便把自己家中的计算机带到实验室,拆卸、分解,一步步,仔细地为学生讲解计算机网络的组装方法。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杨尚森非常关注教学的对象,因材施教,教学对象不同,他的教学方法也会随着改变。“新形势下,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一样,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他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学生很早就接触到了计算机,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这种基础却有着双刃剑的作用,只有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引导,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把这种基础融合到学习中,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
针对这个问题,杨尚森探索出了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他不完全依照课本上的知识来讲。因为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更新很快,书本上的知识或是过时的,亦或是难以理解的。他善于化抽象为具体,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给学生授课,形象生动,深受学生欢迎。
“杨老师学识渊博,讲的例子具体、亲切、贴近生活,易于理解。”他的学生如是说。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杨尚森忽然发现保存课件的优盘打不开了,若板书的话,就不能完成本节课的任务。于是,他干脆边制作课件,边讲解知识点,没想到那堂课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知识活学活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他便放弃了提前做好课件的习惯,改用这个偶然发现却又很实用的方法。
多年的默默付出,无私奉献,杨尚森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1999 年,他被评为“洛阳市优秀教师”。
杨尚森的办公室里养着几株不知名的植物。他说院:“教育学生和照顾这些植物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有尽心,才能把他们培养成才。”20多个冬夏,勤勤恳恳地耕耘教坛,他用智慧点燃莘莘学子思想的火花;用身体里蕴藏着的厚重,编织日月,书写春秋;用晨钟暮鼓般的话语,润泽桃李。

静韵朴钟毓清秀

“作为教师,自己要有知识、有能力,要不断地学习,开展与实践结合紧密的项目,充实能力。”杨尚森如是说。
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网络的过程中,网络的应用与建设同步进行,使他除了忙于各种应用资源的研究建设,还参与校园精品网络课程的建设。“网络课程建设,关键是网络资源建设。”杨尚森利用业余时间自行开发各种网上教学系统,如作业提交系统、网上答疑系统等。他还自己制作教学课件、写教学论文,开发课程平台,拍摄教学录像等。
多年来,他经常参加各种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笔耕不辍,完成了多项省市级的科研项目和教研项目,撰写学术论文,编写教材,取得累累硕果。他先后公开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负责建设5 门院级精品课程,编写的《网络管理与维护技术》等2 部教材被列为国家规划教材。科研路上的不懈攀登,使得杨尚森的学术造诣不断提高,2004 年他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不求眼前的得与失,努力付出总会有回报。”杨尚森说。
每天早上7点左右,他就会到达工作岗位,除了处理日常事务,就是做学术研究,晚上加班到十一二点更是经常的事。二十多年来从不间断,风雨无阻,哪怕是节假日,在办公室里也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2009 年,家中先后有老人生病住院,令他揪心不已,虽然经常去医院照顾老人,但他也没有放下工作,老人的病情一旦稳定,他就马上回到了工作岗位。
杨尚森兴趣广泛。音乐、摄影、旅游等,他都喜欢。闲暇的时候,他总会陪家人和朋友一起去游历名山大川,在壮丽的山水中,亲近自然,体味生活。
1998 年,杨尚森和家人朋友一起去石人山旅游登山。在登山开始的时候,众人感到走规规矩矩的石阶毫无乐趣,在杨老师的提议下便去走观光缆车下边的小路,那是给修缆车的工人走的,山势陡峭,崎岖异常。起初还算顺利,可越往后走,山路越险,在最艰难处,众人是踩着他的肩膀才上去的。当爬上山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长出一口气,收获了挑战的喜悦。
这就是杨尚森,带着一些冒险的精神,攀登在知识的峭壁之上,让智慧的神奇润泽他的身心、思想与灵魂;徜徉在名山大川之中,让自然的神韵陶冶他的淡泊、宁静与厚重。他就宛若静坐千年的古钟般汇聚灵秀之气……

师者风范
校史春秋 师者风范
会长致辞 总会概况
校友风采 校友文苑
校友相册 校友留言
返校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