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沙巴体育平台

返回 洛阳理工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版 >> 师者风范 >> 正文
一位老教师的拳拳之心——退休教师张永安教授
发布日期:2012-09-15 17:31:41 / 浏览热度:人次

张永安,1940年生,湖南人,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任河南省第8届政协委员、国家教委工程专科机械基础教学委员会委员、机电部工程专科机制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海口经济学院教授兼中华诗词音乐研究所所长,荣获洛阳市劳动模范,洛阳市优秀科技人才、洛阳市优秀教师等称号,发表有《中华传统宫调浅释——兼答冯光钰教授问》、《律学研究之图解法原理》等论文,在全国各地举办中华诗词歌曲欣赏讲座、中华古典诗词“汉魂”独唱音乐会等20余场次。

2012年6月,张永安教授撰写的《沙巴体育,沙巴体育平台把发展通用航空作为洛阳市重要的支柱产业的建议》文章终于完成。这是我院教师响应学院号召,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具体行动,也是一位老教师对洛阳乃至国家的拳拳之心。张永安教授年逾七旬,本来可以坐在家里安享晚年,但强烈的使命感,促使他不断地为传承传统文化、推动教学改革与地方经济发展呼吁。

醉心古典诗词 弘扬传统文化

张永安教授紧张的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是唱歌。但他从来不唱流行歌曲,而是唱中华古典诗词歌曲。
早在中学时代,张永安就热爱文体活动。在大学时,他成为湖南大学文工团的主力,担任歌咏队队长。参加工作后,张永安把唱歌作为陶冶情操的重要内容,一直坚持了下来。每逢单位组织文艺活动,他都踊跃走上舞台,为大家奉献一道道美味佳肴。
退休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永安教授发现一本《古今中外经典歌曲集》。其中不仅有古代民歌,如《关睢》、《敕勒歌》,还有古典诗词中的名篇,如李白的《忆秦娥》、苏东坡的《赤壁怀古》、马致远的《秋思》等曲目。试唱之后,他被那些意境深远的歌词、优美抒情的曲调深深地吸引,每天陶醉其中,弹唱不止。他觉得,这些作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应该将它们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为了普及和推广中华古典诗词歌曲,张永安先到学校的文学社,为大家演唱古典诗词歌曲,又请教授古典诗词欣赏的涂承日为古典诗词歌曲撰写解说词,并在涂承日的古典诗词选修课上,一个对诗词内容进行分析讲解,一个现场演唱,使学生既学到了古典诗词的相关知识,又欣赏了与其内容匹配的音乐,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2004年,张永安应邀到湖南大学指导科技制作,一向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湖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何季雄教授,知悉张永安教授积极推广古典诗词歌曲,当即邀请他为湖南大学汽车机械学院学生举办了一场演唱会,产生了强烈反响。接着,湖南大学附中领导又邀请张永安教授到岳麓书院爱晚亭,为全校师生开专场演唱会。湖南卫视为此作了专题报道。
独唱音乐会的成功,坚定了张永安教授通过演唱古典诗词歌曲传播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信心。近年来,他不仅先后在湖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海南医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北京吉利大学、海口经济学院、海南省图书馆等地举办中华诗词歌曲欣赏讲座、中华古典诗词“汉魂”独唱音乐会,还在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节等大型活动期间免费为市民演出,受到广泛赞誉。
更为可贵的是,张永安教授在搜集整理大量古典诗词歌谱的基础上,发表了《中华传统宫调浅释》、《古琴乐律学探讨》等论文,从音乐理论上,对中华古典诗词歌曲进行研究,引起音乐界同仁的高度重视。

探索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人才

1963年,23岁的张永安从湖南大学机械系毕业后,被分配来到我院工作,先后教授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等十余门课程。“文革”期间,他被安排负责电机车间产品图纸审查、设备选型及工艺工装设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高考制度恢复后,张永安重新走上讲台。他经常思考: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培养了几百万大学毕业生,为什么发明家凤毛麟角?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需要一二十年的磨砺才能单独承担设计重任?机械专业历史悠久、毕业生众多,为什么许多企业的产品几十年没有创新……
审视机械专业的两门重要课程《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他发现:前者研究的是机构及其构件的结构和运动尺度与运动学、动力学之间的关系,其课程设计只到机械运动简图;后者是研究机械中传动部分及其零件的具体形状、尺寸、材料性能与寿命之间的关系,其设计的结果是装配和零件。这样,《机械原理》课程中的三大常用机构(杆、凸轮、齿轮机构)到《机械零件》课程中仅剩下齿轮机构。几十年来,这两门课的课程设计一直沿用《机械原理》方案设计+分析、《机械零件》减速器设计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毕业设计成了“抄图+校核”,缺乏原创。如何把《机械原理》课程中的运动简图,转换成《机械零件》的工程图,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一个机械设计全过程的训练,是现在教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张永安提出机械设计与创新要从方案设计开始,实行教学改革: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开展整机方案设计并编写《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国家教材;在每一位学生中开展机器模型设计与制作,检验方案设计是否正确,帮助学生绘装配图,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将《机械零件》与《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接轨,亲自带学生搞科技制作和毕业设计。2000年,张永安教授带一组同学搞双腔双动颚破碎机方案设计,先进行尺度优化设计,接着在计算机上设计总装图和零件,然后到实习工厂加工,再装配、试车,仅花费3000元完成的样机,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二等奖,开河南省大学生在该项目获奖先河。初试成功,给张永安的教学改革树立了信心,接着,他带领学生从事曲轴高频淬火机床、五自由度程控工业机械手毕业设计,都获得成功。那些经张永安指导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设计动手能力明显比其他高校毕业生强,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张永安的教学改革,得到了全国高校《机械原理》教学指导组组长来虔教授等业内专家的充分肯定。他先后应邀到上海交大、大连工学院、内蒙工学院等高校介绍经验,先后受聘于原机电部、国家教委隶属的机械基础教学委员会,参与教学指导和教材编审工作,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3年,他参加我国首届教育创新论坛并获优秀论文二等奖。2004年,他的《机械类专业教育创新与实践》一文在《光明日报》上发表。
但是,张永安还是在不断地思索。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的设想》,如获至宝。“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需要更自觉地将专业课、非专业课、实验课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打开过去各门科学技术之间隔行如隔山的狭隘界限,使学生易于触类旁通,获得广博的知识。”这些话,句句说到他的心坎上了,也更坚定了他推进教学改革的决心。前不久,国家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他结合自身的体会,撰写《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一文,被《人民政协报》专版刊登。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张永安教授不是成天埋头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还十分关注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如今,头发已经花白的张永安教授期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里,那些浸透心血的方案,能变成造福社会的实际行动。

师者风范
校史春秋 师者风范
会长致辞 总会概况
校友风采 校友文苑
校友相册 校友留言
返校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