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沙巴体育平台

返回 洛阳理工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版 >> 母校之窗 >> 院系风采 >> 正文
环境工程与化学系 —— 发挥学科交叉优势 凝练专业应用特色
发布日期:2013-04-30 11:04:54 / 浏览热度:人次

——环境工程与化学系大力推进本科专业建设工作

★“牡丹园土壤微生物生态演变研究”、“芳香硼化衍生物作为载荷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
★2008年以来,通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鉴定的主持项目20项;纵向到账经费100余万元;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1项,省科技厅科研成果特等奖1项,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在核心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近年来主编、参编出版教材19部;通过学院鉴定教研项目11项,其中获得院级教研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研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技能竞赛获奖5人,其中一等奖1人。
★“系列铋黄铜、系列铁青铜标准样品的研制”获国家有色金属工业二等奖,“新型非离子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单金属多纳米层电沉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模范教工小家”,院级 “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先进党总支”、“五好基层分会”、“优秀团总支”等荣誉称号。

环境工程与化学系始建于1980年,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理学、工学兼备,以本科生培养为主,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教学单位。现有环境工程、应用化学、生物技术3个本科专业以及工业分析与检验、生物技术等专科专业。该系实验中心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设备800余套,资产460余万元,有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应用化学实验中心、环境工程实验中心、生物技术实验中心,可开设150多个实验项目。

凸显学科特色 推进专业建设

在学院升本后大力推进本科专业建设的良好背景和机遇下,环境工程与化学系对原强势专科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专业资源进行合理整合,结合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经过充分酝酿和精心准备,于2008年积极申报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并顺利通过,这是学院当年升本的5个专业之一,从此揭开了该系本科专业建设的新篇章。经过两年的积极探索,2010年,在办学历史最久的化工类专科专业基础上组织申报的应用化学本科专业也实现顺利招生。在国家支持发展新兴产业战略指引下,该系抢抓机遇,科学决策,于2011年实现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招生。至此,该系原有的专科专业全面升本,成为学院本科专业蓬勃发展的亮点。环境工程、应用化学、生物技术专业陆续升本,成为目前学院唯一的跨理学、工学两大学科门类,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并存的教学系部。
升本只是起点,专业建设的道路还很长。该系在一个团结协作、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的带领下,结合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特点,了解行业和市场需求,融合三个专业的资源优势,逐步确立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凝练专业应用特色”的发展战略,在学科建设上力争资源共享、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明确了未来重点建设的学科规划,已确定了各学科的发展方向,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思路,拟在2013年、2015年分别将应用化学和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成学院的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周国强、化学学科带头人张少文、生物学学科带头人薛冬等人的带领下,该系初步确立了环境工程学科特色方向为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污染物治理与控制、环境工程设计,应用化学学科特色方向为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材料化学、环境化学,生物技术学科特色方向为生物制药、食品生物技术。

优化师资队伍 提高科研水平

该系采取外引进、内提高的策略,严把人才关,三年来引进博士和新获得博士学位11人;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青年教师进一步进修提高,累计输送外出学习进修及挂职锻炼教师10余人次,新考取博士6人。近年来共有60余名教师先后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文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和河南省教学标兵等。在学科带头人周国强、张少文、薛冬等的带领下,该系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研讨,经常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如复旦大学张祥民、郑州大学张书胜等一批著名的教授、博导前来讲学和指导工作。该系师资队伍中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化学会、河南省色谱专业委员会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学会委员与专家委员多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参与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863项目、教育部和国防科工委重大军工项目参与者、国家发明专利获得者等多人;有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河南省优秀青年教师、洛阳市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等多人。
该系在实验设备条件相对简陋的情况下,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1年,薛冬主持的“牡丹园土壤微生物生态演变研究”项目获国家青年科学基金20万元资助;2012年,王永刚主持的“芳香硼化衍生物作为载荷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5万元。2008年以来共发表重要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立项科研项目15项,通过省部级鉴定项目20项;获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1项,省科技厅科研成果特等奖1项,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在河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及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学术奖评奖中该系共有2篇论文获一等奖,34篇论文获二等奖,16篇论文获三等奖。2008年以来,该系教师主、参编出版教材19部,通过学院鉴定教研项目11项。王强主持的“无机化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双语教学环境的培养”项目于2012年获得省教育厅成果一等奖。目前,该系的部分科研工作已处于省内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

加强实践教学 培育创新人才

该系依托自身优势,不断扩大对外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目前,该系已拥有教学实践实习基地15个,其中包括洛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洛阳市环境监测站及洛阳市涧西污水处理厂、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伊龙药业、洛阳巨尔乳业有限公司等,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平台和支撑。
为提高学生专业意识,坚定专业信念,促进学风建设,该系成立了以教授、博士为成员的系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师生积极备战各类科技创新竞赛;邀请本系博士及校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讲学,共举行学术讲座 20余场;从2012级本科开始实行专业导师制,制定《环境工程与化学系专业导师实施细则》,从教师中选拔了热心学生工作、师德高尚、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分别担任15个新生班级的专业导师。该系每年一届的“风采杯”专业知识竞赛已成为展示学生专业才能的舞台。2011年,该系学生苏丹丹、李尚桦、吴爽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河南省二等奖;2012年,肖凯等三人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环保协会”多次被评为“河南省学生优秀社团”。每年都有多名学生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012年,该系首届120名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到30%,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0%,高质量就业率为81%,荣获学院就业质量提升先进单位。
目前,该系正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严谨治学的师资队伍,开拓创新的学生管理团队,卓有成效的教育举措,坚苦卓绝的不懈努力,为学院的本科教学评估和人才培养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发表于《洛阳理工学院报》2013年4月30日第3版 记者:印稀文,杨亚坤)

母校之窗
校史春秋 师者风范
会长致辞 总会概况
校友风采 校友文苑
校友相册 校友留言
返校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