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沙巴体育平台

洛阳理工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灵花园 >> 正文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2016/11/05 23:05 [发布者]心语室 点击:次
 美国学者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人际关系的三维理沦,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RO)理论。其要点是:
  (一)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1.包容需要 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
  2.支配需要 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
  3.感情需要 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
  (二)人际关系需要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如
精神崩溃
  (三)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形式,二者互补。
人际关系的取向有六种。
  (四)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1.主动包容式 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2.被动包容式 期待他人吸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3.主动支配式 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4.被动支配式 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5.主动感情式 表现对他人喜爱、友善、同情、亲密;
  6.被动感情式 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五)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
 1,包容需要 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少,会出现低社会行为,如倾向内部言语,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愿参加群体活动等;如儿童对双亲过分依赖则会形成高社会行为,如总是寻求接触,表现忙乱,要求给予注意;如果儿童与父母适宜地沟通、融合,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无论群居或独处都会有满足感,并能根据情境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较好。
  2.支配需要 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主权,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双亲如果过分控制,则易于形成专制式行为方式,如儿童倾向于控制他人,易独断独行;或者形成拒绝式行为方式,表现顺从,不愿负责,拒绝支配他人;或者儿童焦虑过重,防御行为明显。
  3.感情需要 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训斥,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常常担心不受欢迎,不被喜爱,从而避免有亲切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关系中,长大后会表现出超个人行为,如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绪联系;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感,能恰当对待自己。

上一条:人际关系的四个阶段 下一条:你是优秀的                                 ——形成自己的心理优势

关闭